明洪武 釉里紅三友玉壺春瓶 文物圖檔編號: c1b001575n000000000pae 朝代:明 類別:陶瓷器 典藏尺寸:高31.8、口徑8.5、底徑11.8公分 功能:盛裝器 質材:礦物;陶瓷 收藏地點:臺北故宮博物院
胎質略厚釉里紅發(fā)色較暗,呈暗灰色,白釉泛灰青。瓶口折沿,直頸,頸上下微撇,腹部上斂下豐,矮圈足,一般稱此器型為「玉壺春瓶」。瓶口折沿,直頸,頸上下微撇,腹部上斂下豐,矮圈足,一般稱此器型為「玉壺春瓶」。全器以釉里紅繪畫紋飾,口沿內(nèi)鉤畫卷草紋一周,頸上畫蕉葉、回紋及轉枝花葉紋各一周。腹部繪竹、石、芭蕉三友紋,間飾靈芝及蘭草紋等,筆觸流暢,宛如一幅園林小景繪畫。腹部上方頸肩處裝飾如意云頭紋一圈,底邊仰蓮瓣紋,足圈則畫卷草紋一周。釉里紅發(fā)色較暗,呈暗灰色,白釉泛灰青。外底上釉,底足無釉,胎釉間呈橘紅色。胎質略厚,肩腹各有一道明顯接痕,此亦為洪武玉壺春瓶的特征。玉壺春瓶為洪武時期最常見的瓷器型制之一,其特征即下腹碩大,瓶頸略粗。與宋代細頸、修長的玉壺春式瓶截然不同。肩腹各有一道明顯接痕。這種口沿外敞,直頸,圓腹上斂下豐,矮圈足的器形稱為「玉壺春瓶」。全器以釉里紅繪畫紋飾,口沿內(nèi)鉤畫卷草紋一周,器外壁頸部畫蕉葉、回紋及轉枝花葉紋各一周;器腹部繪竹、石、芭蕉三友紋,間飾靈芝及蘭草紋等,宛如一幅園林小景圖。本件釉里紅發(fā)色較暗,呈暗灰色,白釉泛灰青,外底足緣未上釉。胎骨略厚,肩腹部各凸有一道明顯接痕,此亦為洪武玉壺春瓶的特征,同樣的現(xiàn)象在青花玉壺春瓶上也可得見。玉壺春瓶為元朝至洪武時期常見的瓷器形制之一,明初流行的執(zhí)壺,壺身即呈玉壺春瓶式,其特征即下腹碩大,瓶頸略粗。與宋代細頸、修長的玉壺春式瓶截然不同。
下載的圖片為jpg格式無水印超高清大圖兩張,均約3000x4000像素。
|